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70-80(第11/15页)
“少拿我打岔,我从县城出来之前可听嫂子说了,少东家求着嫂子陪你来赴考,嫂子嫌实在路远才没来的,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裴元带着妻子孩子来赶考,这事也在考生中传开了。有人说他太怕家中的河东狮忒
没志气,也有人觉得这个小三元被美色迷了心,肯定考不出好成绩。
周世安拿这事来做赌局,多多少少也有几分调侃的意味在里头。谢九九干脆把他那点儿糗事也给说了出来,说得周世安起身冲着谢九九连连作揖,这才作罢。
知道谢九九怕是要来,众人专门给她留了个靠窗的位置,抱着阿满从窗口探出去,正好能隐约看见远处人头攒动的贡院门口。
“怎么会这么多人,考生也没这么多啊。”
“都是来凑热闹的,还有等着放榜唱名,好来报喜讨赏的人。”
或许是自觉这次考得不错,一贯严肃得古板得有些不近人情的白秀才,此刻瘦削的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尤其阿满很少见白秀才又有些眼熟,总要抬手朝他那边打招呼,看得白秀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扯起嘴角,正经八百地向一个三岁孩子点头回礼。
湖广行省以南,今科的举人一共录取四十八人,虽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据说有一年总共也就录了二十八人,那才是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千里挑一的选人。
榜单以黄纸朱书的形式,张贴于贡院外的布告栏上。榜单按名次排,注明考生的籍贯和座位号,以防同名混淆。
榜单贴出来之后,会有专门唱名的差役高声宣读中举人的姓名,此刻那些等着报喜讨赏的人才会赶紧往外跑,一路跑一路报喜,再往考生们扎堆的这几个酒楼来。
考中四十八名的考生姓崔,没在众人选定的这个酒楼,谢九九就看着好几个报喜的人急匆匆地从楼下跑过去了,没多会儿就听见不远处的酒楼传来喜极而泣和众人熙熙攘攘的道喜声。
那种热闹跟寻常热闹不一样,谢九九在云客来好几年也从未听过,那种声嘶力竭、竭尽全力的呼喊,除了喜悦之外还有几分吓人。
怪不得以前听故事说有人中举之后疯了的,这般情绪波动有人承受不住也是正常。
四十八、四十七……看着一个个报喜的人从楼下跑过去,谢九九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第四十名,远远的听见报喜之人口中唱到:乡试第四十名,容县的白鹤川白老爷,恭喜容县举人白鹤川白老爷高中举人,文星高照,光耀门楣……
整个安静到有些沉闷的雅间里,才爆发出一声几乎变了调的叫好声。
第78章 第78章裴解元
那一声叫好是向来温吞得让人很容易就会忽略还有这么个人的何云驰喊出来的,前年裴元去府城读书没多久,白秀才就自愿从府学转回县学读书。
当时大家都对此疑惑不解,毕竟整个容县要说哪个读书人最执着于考功名,白秀才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后来周世安与何云驰跟他熟了之后才知道,他回来的原因是他家中妻子病了。
白秀才是个挺古板的人,以裴元的话说,他就是因为多年落地受的刺激太大,整个人都有些迂了。
但迂腐之人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至少白秀才便是个把规矩读到心里去,而不是光留在嘴上的人。
读书在他心里一向头等要紧,但家中妻儿是他作为男子这辈子的责任,收到家信说妻子病得起不来身,只犹豫了一夜便收拾行李包袱,从岳州回来。
这么一个人,嘴上虽硬得有些讨人嫌,但相处的时间久了,不管是何云驰、周世安,还是从府城回去才会偶尔见一面的裴元,都是由衷希望他能有朝一日考中举人,也算不枉费他这二十年的坚持。
“是我、是我……小哥你可听清楚了?当真是容县的白鹤川?”平时都叫他白秀才,连他的字大家都不大记得,白鹤川这个大名就更是鲜少有人知道。
此刻白鹤川指尖颤颤从袖袋里掏出一个颜色已经暗淡了的红布荷包,里面是早在二十年前就准备好了的赏银。
荷包是当年妻子给他准备好的,那一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天才,也笃定着自己一定能一举夺魁。
这些年每次来潭州赴考白秀才都会带上这个红荷包,即便荷包已经旧得连布都脆了,装在里面的碎银也换来唤起早不是二十年前的银子,可他仍旧每次都带上了。
银子掏出来分给报喜之人,巨大的喜悦让白秀才,不对是白举人整个人看上去甚至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整个人看上去反而有些呆滞。
都是读书人,雅间里其他几人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白鹤川,再把人这人惊出个好歹来,中举之后疯了的、过于激动死了的听说过的故事可不是一个两个。
只有阿满不知道,在家的时候谢九九就跟她说了,要是爹爹或是几个叔父们中了举,就让她大大方方跟人道喜。
这会儿见白秀才中了,还不得谢九九拉过她,就已经腾腾腾走到白鹤川跟前:“恭喜叔父一举成名天下知,蟾宫折桂步青云!白叔父,阿满也要喜银。”
看着那些报喜的人一脸喜气洋洋的拿着银子走了,阿满觉得自己也想要。肉嘟嘟的小手手心朝上,抬头冲白鹤川笑得跟个年画娃娃一样。
白鹤川这才从一种巨大的迷茫中回过神来,蜂鸣的耳鸣渐渐褪去,他低头看着笑得开心一门心思替自己高兴的谢家阿满,眼中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给、当给当给。乖乖等会儿啊,叔父给你找。”
胡乱在身上拍了几下,没摸到什么能送的,干脆把腰间一块玉佩给扯了下来放到阿满手心。玉不算多好的玉,胜在雕工上乘,阿满看不出好坏,但她很喜欢。
阿满回头去看她爹,裴元知道白鹤川人已经缓过来了,便冲女儿点点头,阿满这才高高兴兴收下玉佩走到她爹跟前,靠着他爹继续往楼下看。
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报喜的人已经喊到三十一名了。越往前,周世安的神情越发平静,自己的文章能考到什么份上,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大家心里其实都有个大概。
周世安之前就说过,要是今科自己的运气不好挂不上最后几名那就得三年之后再考。现在都三十一了也没自己,看来是希望不大了。
果然,只过了一小会儿,就又有两个报喜的连同沈霁的书童跌跌撞撞往酒楼这边来,“容县的沈霁沈老爷是哪一位,恭喜沈老爷高中乡试第二十八名,金榜题名,指日青云!”
报喜的人双手奉上在贡院门口刚刚写好的红纸,上面写的是沈霁的籍贯年龄和姓名,就这么薄薄一张纸沈霁接过来的时候手都止不住直哆嗦。
一向恨不得把上善若水顺其自然挂在嘴边的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裴元抬手在沈霁后背重重拍了两下,拍得他长长吁出一口气来,才红着眼大笑着吩咐掌柜,照他们酒楼里最好的席面准备十桌,今日有缘来吃饭的,若赏面都能来吃。
这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酒楼都被秀才们占满了,这才唱名唱到二十八名自己酒楼就出了两个举子,今年这运气可真够好的。
沈霁请了十桌席面,已经是举人的白秀才也笑着添了五桌。他的家底子虽不薄,但家里负担也重,在这种请客出风头的事情上,他一贯不争先。
二楼和楼下除了等着放榜的秀才,也有来看热闹的路人和吃饭的食客。
能吃到举人老爷请的席大家都觉得是个喜庆的事,当即就不断有人来二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