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明生活日常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50-60(第4/14页)

门之后,听大根喊过两回,专门把这事拿出来私底下找双喜说了,双喜这才管着两个孩子改了口。

    “嘿嘿,爹,我又忘了。”在乡下十一岁的男娃能当半个大人用,因为双喜是家里的长工,即便不是鹿鸣村的人,大根和二根平时也能去私塾读书。

    以前大根机灵,可没读书到底不懂礼。现在跟着沈霁学了几个月,站在谢九九跟前也懂了几分眉眼高低。

    之前双喜跟他说以后不能再叫九九姐要喊大娘子,他还觉得是新进门的姑爷忒的事多。现在心里明白了些,虽还是觉得读书人麻烦,却已经能理解姑爷心里在意的是什么。

    “大娘子,镇上的酒坊新酿了一批金华酒,听说劲儿可足,今天咱们喝那个吧。”

    镇上卖的浊酒大多都是自家酿造的醪糟酒,酒水里还掺着米粒不够清亮,每一批开坛酒劲儿也都说不准。

    有时候劲儿小,寻常女人孩子也能喝上好几杯,有时候劲大不知不觉喝醉了,躺上一两天都不出奇。现在大根都听说这批金华酒劲儿大,谢九九又怎么敢让他们敞开了喝。

    “眼下都忙,不准你们喝醉了误事。你就按着人头算,每人二两不许多了。等忙过了这一阵,我再从县里拉些好酒来犒劳你们。”

    “诶,都听大娘子的。”

    大根认字认的还不错,算数却一直不大行。每人二两到底该买多少酒,他嘀嘀咕咕老半天也没算明白。

    反而是一直站在大根身边的少年抹了抹脑袋上的汗,“行了别掰手指头了,我知道要买多少了。”

    少年看上去比大根大个三四岁,谢九九不记得他的名字,但认识他是谁家的。他娘跟谢德昌是远房堂亲,这些年一直一个谢家做佃户,论亲戚谢九九是他的远房表姐。

    “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嗯。”

    少年脸上黑红黑红的,说不好是晒的还是害羞。他家穷是因为他娘身体不好,长年累月的吃药把家里都掏空了。

    但一家子都是踏实实在的人,家里三代人把精力全撒在田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力气再去想想别的事情。直到村里多了一间不要钱的私塾,少年才看到了人生另外一种可能。

    少年知道办私塾的银子都是眼前这个表姐出的,家里人闲时也会偶尔提及谢九九。

    老实人家连八卦的闲话都不知道怎么说,说起谢九九他听得最多的话便是‘九九心眼好,跟她爹一样只要五成的租,其余田里的东西他们一概不要。’

    这些话听得多了,少年对谢九九这个表姐就有了一种奇妙的印象,本来讷言寡语的人又忍不住说了一句:“沈先生说我算数是学得最好的。今年过完,我也要去镇上县城里找活干。”

    “最好的啊。”有些事本来没想法,都是凑巧碰上了合适的人,才会觉得这么办也不错,“那等忙过这阵子,你还打算去私塾不。”

    “去。”少年重重点头,“多学一点是一点,以后出去少被人欺负。”

    “那你明年先来县城,我给你找个老账房做师父,认认真真学两年,学成了再来云客来做个账房可行啊。”

    想要招个账房先生的事谢九九早在心里盘算过,只不过前几年被谢天佑几人恶心到了,谢九九对外人的防备心很重,一直犹豫着。

    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讲究一个眼缘,虽然谢九九此刻还没能想起来少年的名字,哪怕少年在田间地头被晒到黑得连五官都要看不清了,可还是觉得这人自己应该能用。

    谢九九要的是一上手就能把云客来的账目接过去的账房,少年想要赚这份钱还早得很。

    但他听了这话还是高兴得不得了,本来就黑红的脸一下子就涨得更红了。连大根在一旁拍着他肩膀道喜他也只嘿嘿的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有酒有肉,下午看完他们捞鱼,谢九九干脆又邀于氏一起去慈姐做饭的棚子那边帮忙。

    紧挨着自家的田埂旁边有几间屋子,就是专门给稻客们住的。每年两次前后一个来月,其余的时间佃户们也会用那个屋子放些杂物,或是田里晚上要忙的时候,就干脆住在小屋里。

    屋子简单,里面该有的都有。挨着屋子旁的下风口就是临时搭建的草棚,草棚里砌上两口灶台两口锅,慈姐和佃户家的几个嫂子,就专门负责给下力的男人们烧水煮饭。

    灶台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架子,架子上正在煮饭。正经的农家饭,大米的香味被风吹散,还在田里捞螺蛳和小鱼的男人,也忍不住直起腰往这边看。

    慈姐能干,又有谢九九在一旁帮忙。于氏在庖厨一道上不擅长,但她做事仔细有耐心,看着有些慢吞吞的其实做什么都很仔细到位,有她在一旁打下手,一顿饭傍晚时分就全做好了。

    慈姐把谢九九和沈霁

    一家子的份提前分出来,叫了两个儿子送回去,稻客这边有双喜夫妻支应着,谢九九看过人人都分到了酒,才转身跟于氏一起回去吃饭。

    老宅的后院比县城的家里还要大,谢九九带着春儿承平和沈霁一家在院子里吃饭,桌子就摆在前院廊下。

    外面不如屋里亮堂,但夜里的风吹过来,配上砂锅里煮着的稻花鱼和红烧排骨、酸菜炒肉沫,鱼香和肉香交织在一起,就是这秋日里最舒服的时候。

    煮在鱼汤里的千层豆腐丝吸满了汤汁,除了鱼的鲜香还有豆香,养在稻田里的鱼本就比池塘里的更鲜嫩,配上淡淡的豆皮香,吃在嘴里一抿就化了。

    鱼吃过大半,泥炉把鱼汤都煮得黏糊糊的,这个时候再用鱼汤泡饭,混合上都煮碎了的鱼肉,哎哟那个滋味真是给个银元宝,谢九九都不换。

    在鹿鸣村住了三天,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醒了先去找于氏问一问今日吃什么。

    于氏身边的奶娘也是个手巧的,煮甜汤一绝。

    谢九九早上一碗晚上一碗就没吃过重样的,作为一个开饭庄的老板,能有几天不用自己操心饭菜的事情,只需安心等着吃现成的,这滋味可太舒服了。

    待了三天,本来说是还要再等几天才能开镰,却不想今年的天气实在冷得早。

    早上还没起床,谢九九就觉得露在被子外的鼻尖有些凉意。翻个身看见披着厚披风从外面进来的春儿,整个人突然就蹭一下从床上跳起来。

    “怎么这么冷,下雨了?!”

    “还没还没,不过村里的老人都说今年怕是要下早霜,今天就要开镰收稻了。”

    谢九九站在窗户边往外看,确实外面还是晴天,就是吹来的风已经变凉了。“既然开镰了,我们也别老留在这里反而耽误他们的事。等会儿留些银子给双喜,今天开镰得杀猪杀鸡。”

    “之后每人每天供半斤米酒二两鱼,豆腐和腊肉至少隔天做一顿,米饭白米和糙米七三分,别不舍得放油。都是离乡背井来赚些钱,都不容易。”

    “知道了知道了,娘子就放心吧,咱们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刻薄过稻客和佃户,也就前几年那几位主事,连稻客的饭钱都要抠搜。”

    “等会儿出去别说这话了,咱们大方自己的,不要说别人的事。”

    谢天佑是抠,可再抠也有稻客给他家干活。村里人不是各个都像自家这样,有些不是故意要抠,而是就出得起那样的伙食。

    这话被人听了去,知道的也就调侃一句谢九九大方,不知道的说不定就要记在心上,不觉得他们只是在不满谢天佑,而是觉得是谢家有钱瞧不上他们。

    中午留在村里吃了一顿开镰饭,下午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鱼骨小说|完结小说阅读-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